当前位置: 首页 > 政务资讯 > 工作动态 > 走进校园

铭记历史 珍爱和平——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专题教学展示

来源:市教体局 发布时间:2025-10-01 17:35 访问量:

八十年光阴,承载一段波澜壮阔的民族记忆;八十载征程,淬炼一种生生不息的伟大精神。

在这个铭记历史、启迪未来的金秋十月,景德镇市2025年秋季首场思政学科课堂开放月活动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专题教学展示在景德镇市第三中学拉开序幕。

活动缘起 · 铭记的意义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也是最好的清醒剂。”

80年前,无数先烈用血肉之躯铸就了民族独立的丰碑,换来了我们今天的和平与繁荣。在新时代背景下,如何让青少年深刻了解这段历史,如何让抗战精神内化为他们成长的力量,是我们思政教育工作者肩负的时代使命。

本次专题教学展示,正是为了探索一体化纪念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的新路径,打造有温度、有深度、有力度的思政课堂,让伟大的抗战精神在孩子们心中牢牢扎根,深化爱国主义教育,了解历史的真相,懂得当下幸福生活与和平的来之不易 。

课堂风采 · 智慧的碰撞

活动期间,来自全市各县区推荐的五位中小学优秀教师,以学科融合为特色,以同题异构的方式,呈现了五节精彩纷呈的思政一体化专题教学展示。

吴斯颖老师(景德镇八小)在低年级《红色文化》课中,通过“认知—情感—行动”四个活动环节,引导学生了解抗战历史、珍视民族团结;李婧艺老师(梨树园小学)在五年级《铭记历史 珍爱和平》课上,借助阅兵画面、历史事件讲述、拼和平鸽等活动,激发学生爱国情感与强国使命感;周璐老师(陶阳学校)以“勿忘国耻”为主线,通过视频回顾三大历史事件,引导学生集体宣誓,传承抗战精神,强化振兴中华的责任意识;占美勤老师(景德镇二中)在政治课中,运用“分离、提纯、联想、简略”四步法,指导学生分析抗战史料,提升主观题解题能力;徐少华老师(乐平三中)在哲学课《人的认识从何而来》中,以左权将军实践为主线,帮助学生理解“实践与认识的辩证关系”,实现价值引领与知识传授的统一。

“教育就是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

在观摩现场,我们看到了学生们凝神倾听的神情,听到了他们充满思辨的发言。学生感言:“以前觉得抗日战争离我们很遥远,但老师的课让我明白,那种不屈不挠的精神就在我们身边。

薪火不熄,前行不止

专题教学展示的余温未散,历史的回响仍萦绕心间。当课堂上的史料变得鲜活,当英雄的故事直击心灵,我们深刻体会到——抗战的胜利,是正义的胜利、和平的胜利、人民的胜利。伟大的抗战精神是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是视死如归宁死不屈的民族气节,是不畏强暴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是百折不挠坚韧不拔的必胜信念。

今天,我们隆重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目的就是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爱和平、开创未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势不可挡!人类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业必将胜利!



相关文档:
相关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