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园委员:
十分感谢您对我市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关注和支持。您在景德镇市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11号提案,经研究,现答复如下:
您在提案中针对当下网络信息快速多元的时代,由于青少年时期心智尚不成熟,缺乏一定辨别能力和自控能力,成长的欣喜、生活的苦恼、学习的压力、情感的吸引等多种因素的交织,使得部分青少年极易出现心理上的偏差等心理问题,建议配置心理辅导老师、开展心理健康评估、开设心理辅导咨询室和活动室等。我们深受启发,对进一步做好我市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供了很好的参考和借鉴。
为助力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市教体局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面部署,扎实推进,围绕全市中小学生心理状况开展一系列工作,并取得一定的成效。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市教体局一直高度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为抓好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投入大量经费,以及拿出一定教师编额,为全市很多学校配备标准的心理咨询室,景德镇市各中小学校按照1:800的比例配备专职或兼职心理教师,每所学校配备至少1名专职心理教师和数名兼职心理教师,低于800名学生的中小学校或幼儿园学校采用班主任兼职或通过其他学校对口援助、教师定点送教、市心理健康教育中心组团队进校园等多种方式确保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全覆盖。不光各校配备兼职或专职心理教师,各县市区教育行政部门都配备了一名心理健康教育教研员,并由心理健康教育教研员组建了心理健康教育中心组,成员由各县市区各校骨干心理教师组成,以此加强对全市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的指导和研究。
(二)科学做好心理普查
为全面了解我市中小学生身心健康现状,进一步提升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从2022年9月份开始景德镇市教体局开始实行分阶段、分批次对全市市直学校进行学生心理健康全面筛查,并建立“一生一册”心理成长档案,严格遵循保密原则,保护学生隐私,谨慎使用心理测试量表,客观看待测试结果。对于预警名单进行二轮筛查工作,并建立重点关注人员台账并进行保密管理,及时了解情况并提供帮扶,通过课堂观察、个别谈话、家庭访谈等方式,积极协同医院、有资质的心理评估监测机构参与相关工作,形成“早研判、早干预、早治疗”机制,及时对学生予以心理疏导并告知家长共同关注。
(三)开足开齐心理课程
发挥课堂教学主渠道作用,将心理健康课程纳入学校教学计划和课表,要求各校每两周不少于1课时。在教学时,灵活融入形式多样的生命教育、挫折教育等内容,采取班会、团体辅导、游戏辅导、心理情景剧、专题讲座等多种形式开展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市教体局特别注重学校心理课程教学教研,为提升教师心理课程教学水平,教体局多次组织各校教师进行线上或线下心理讲座培训,开展全市心理课堂开放月活动、心理健康教育教师技能大赛等,在全省心理健康优秀课例大赛中,景德镇市教研所选送的学校心理教师课程连续四年获得全省一等奖。
(四)组建心理健康志愿服务队
为进一步做好疫情期间中小学生的心理疏导工作,保障中小学生的生命安全和身心健康,景德镇市教体局组建教育系统心理援助志愿服务团队,开通心理咨询热线,为全市中小学师生家长提供免费心理咨询服务,同时各学校也推出了心理咨询服务平台。从2021年至今,该志愿服务团队参与过景德镇市疫情总指挥部人文组援助、每年中高考及开学期间心理援助服务,她们都是有心理资质来自学校一线心理教师,在学校也是身兼多职,任务繁重,为了帮助到广大中小学生及家长,她们不计报酬,耐心地倾听与沟通,帮助来电者稳定情绪,给予鼓励,树立信心。
(五)加强师生培训,提升心理素养
常态化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培训,积极组织教师参与第二批10万名中小幼教师心理健康教育辅导能力培训,实现全市中小学班主任和专兼职心理健康教师100%参与心理健康培训,提高其掌握基本的心理健康教育理论和心理健康辅导方法,进一步提升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实效。在开学期间,为调整学生心理状态,市教体局聘请专家面向全市中小学生开展线上公益讲座,为学生适应新学期的学习和生活提供了有效的心理支持。今年四月,教体局在全市各校组织初中、高中班级心理委员开展线上培训,充分发挥学生心理教育的主动性,培养“排雷兵、传声员”。景德镇市心理健康教育中心组团队多次在各校对教师进行线上或线下心理讲座培训,让教师们形成正确理性的思维方式,构建自己的心理学框架和思维,更好地为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服务。
(五)开展学生生命教育调查
为了更好地了解学生的学习和生活状况,市教研所心理健康教育中心组面向全市中小学生开展了生命教育问卷调查,并依托学校心理老师和班主任,对学生心理情况进行整体筛查。问卷调查旨在从各个方面了解学生们的心理状态,让教师们有针对性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另外,根据问卷调查结果,撰写了《景德镇市中小学生命教育情况调研报告》,对存在严重问题的学生登记建档并开展危机干预,及时采取针对性的措施,以及进行一对一的心理疏导,并跟踪关注其情绪状态,做到防患于未然,及时解决存在隐患。
(六)加强学校生命教育
为了能让学生们有正确的生命价值观,认识生命、珍爱生命、敬畏生命,市教体局在全市大力开展以“珍爱生命”为主题的一系列教育活动。
一是全面开展学校专题教育活动。要求我市各中小学结合本校实际,依托班会、少先队活动、心理健康教育课等多种渠道将主题教育活动融入到课堂中,要求每个学校、每个班级都要上好一堂以“珍爱生命、健康成长”为主题的心理健康教育课,让学生真正认识生命的意义,真正学会敬畏和欣赏生命。另外,市教研所在全市各校组织开展了“珍爱生命、健康成长”主题微课活动,评选优秀课例在全市进行展播交流。
二是展示生命教育优质示范课。针对高中、初中、小学这三个阶段,景德镇市教体局组织全市优秀教研员、教师和心理咨询专家等进行集体研讨、备课,录制三节有关“珍爱生命”的教育示范课,并通过景德镇市广播电视台在全市播放。
与此同时,邀请和组织市心理健康优秀讲师团队走进中小学校园,共上一堂以生命教育为主题的公开课,深化学生对生命的认知,从科学的角度认识生命、珍爱生命,树立安全意识。
(七)家校联动,共育花开
景德镇市教体局高度重视家庭教育,通过召开家长会、家访、开展家庭教育辅导讲座等形式,引导家长形成正确的育儿观念,帮助他们掌握科学的家庭教育理念及方法。
每年寒暑假,便会开展“万师访万家”活动,确保每学期对每个家庭至少家访1次,并就学生家庭情况、成长环境与经历等信息建立家访档案,将家庭教育、家校沟通作为学生心理预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当然,重视和加强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我们还有很多工作要做。为此,我们制定了如下工作目标:
第一,要求各校重视心理健康教育,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纳入学校整体防控工作中统一部署;第二,加强对学校学生心理状况进行精准排查;第三,加强对学生心理危机的及时干预。第四,组织、指导各学校班级开展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拓展心理教育宣传途径,调适学生不良情绪。第五,加强工作督导,通过有效机制,推进各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再次感谢您对教育工作的关心和支持。欢迎您继续提出宝贵的意见和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