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开方式:主动公开 有效期:长期有效 公开时限:长期公开 公开范围:面向全社会 信息索取号:014544308/2022-30700

关于对市人大第9号提案“双减”政策背景下落实教育公平、提升我市教育竞争力的建议的答复

来源:市教育体育局 发布时间:2022-05-30 15:59 访问量:

谢九华代表:

首先感谢对教育工作的关心和支持!第9号提案经市政府转交市教育局办理,我局党高度重视,通过调查研究,现将“关于‘双减’政策背景下落实教育公平、提升我市教育竞争力的建议”答复如下:

1.中小学校办学条件得到显著改善。中心城区办学条件发生了根本性变化,2018年以来,全市新建学校新增建筑面积67.66万㎡,总投资共计42.05亿元。仅中心城区就新增学位3万多个,全市新增学位共4.5万个。市政府连续5年将学校建设列入为民办实事工程,中心城区投入15.6亿元,新建学校14所:市陶阳学校、市陶新小学、市第十七小学分校、昌江区实验学校、新区重点高中(市二中新校区)、市三中扩建、市一专新校区、下窑学校(市十七中)、白鹭学校(市实验学校)、昌南学校(十二中)、昌江二中、昌飞学校、游泳学校改扩建、十三中迁建,新增建筑面积35.18万㎡;另投入6.35亿元用于在建学校5所:市第一小学新校园改扩建、市珠山实验学校改扩建、昌河中学迁建、机电工程学校迁建、浮梁县新一中建设项目,新增建筑面积10.88万㎡。乐平投入18.6亿元,新建完成投入使用学校7所,在建7所,建筑面积18.6万㎡;浮梁县投入1.5亿元,新建学校5所,建筑面积约3万㎡。

市直学校面貌得到了全面改观。在我市2018年全面通过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发展国家认定的基础上,市直学校率先按照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要求,通过建设教学楼、实验楼、综合楼、运动场馆、功能馆室等改扩建项目(如新建一中艺术楼、五中室内体育馆和小学部教学楼、七中美术大楼、九中教学楼、十三中实验楼、十九中教学楼、二十六中综合楼、文艺小学教学楼等),校容校貌焕然一新,教育教学装备得到升级和改善。

2.教师队伍得到全面提升。落实城乡统一的中小学教职工编制标准,联合市委编办,核定了全市中小学教师编制15917名,现有中小学教职工16743名(含特岗)。做到有编即补。2020年补充中小学教师624人,2021年补充611人。2022年全市招聘教师统招296人。市政府将中小学校纳入机关公务员单位年度绩效考核范围,确保义务教育教师平均工资收入水平不低于当地公务员平均工资收入水平。

3.“双减”工作得到全面落实。经过整治校外培训机构,我市原有经审批备案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数178所,压减机构178所,压减率100%。非学科类培训机构已全部纳入预收费资金监管系统,监管率100%。印发了《景德镇市关于落实“五项管理”工作的实施方案》,切实减轻学生课业负担。并研究制定景德镇市初中学考改革工作方案,充分发挥考试评价制度改革在减负工作中的“指挥棒”作用。推广了课后服务,我市161所学校均已开展课后服务,实现了义务教育学校课后服务全覆盖;参加课后服务学生数17.49万人,学生参与率达98.52%;除开展作业辅导,大部分学校还开设了兴趣课程,组织社团活动,满足了学生的不同需求,解决了广大家长的后顾之忧。

4.不断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我市坚持优先发展战略,紧紧围绕教育普及、提高、发展目标,把教育工作重心落实到办好每一所学校和关注每一个孩子健康成长上来,采取“教育资源整合、城乡学校帮扶、城区学校共建、薄弱学校改造、改革招生办法”等措施积极改善办学条件、提升学校管理水平和教育教学质量,整体推进全市教育均衡发展,有效遏制城乡之间和学校之间教育差距扩大的势头,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资源的需求。我市2018年通过了全国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督导评估认定。2022年,浮梁县接受全国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督导评估。2020年市人大对我市《义务教育法》和《江西省义务教育条例》实施情况进行了专项检查。

5.您的提案是民生之需,也与我们正在谋划的相关工作不谋而合。正如您所建议的,下一步我们将继续根据上级的部署安排和最新要求,结合您的提议以及具体工作需要,与时俱进,统筹协调,依法开展人为划分重点班与非重点班的监督检查,实施均衡分班。恳请您继续对我们的工作给予关心和支持。


相关文档:
相关附件: